两人见到帝辛如此,也放下心来,心中剩下也只是佩服,帝辛的名誉不差,虽然比三皇五帝略有不如,但也算的上一代明君。
接下来所要做的事并不是什么好事,而是要背负一些不好的名声,让西岐为首的诸侯有个攻伐的借口。
其实给各路之后一个借口也简单,就是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削弱的诸侯的特权,就是最大的借口,总能编排出一些来,但其中帝辛的名誉定然会受到一些损害。
这其中的委屈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帝辛竟然有此决断,舍去名誉不要也要做成这件事情。
圣人喜爱名誉,犹如鸟类爱惜羽毛,不敢丝毫受损,而帝辛为了天地的进化,为了黎明百姓摆脱奴隶的身份,连自己的名誉都不要了,可见他对于所谓的名誉,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只要得到实际的利益就行。
心性如此,才能算一代人杰,接下来商汤之中的雷门弟子一时之间离去,让帝辛忙的是焦头烂额,根本顾不过来,也就启用了一些贵族在朝堂之中为官。
虽然以前的政令没有变,但到了商汤贵族手中,就变了味道,阳奉阴违不说,甚至还故意抹黑,歪曲政令,引起仇恨。
帝辛身边没了帮手,早已被冷落的闻太师就得到了重用,本来闻太师就是先帝领走之前,交代好辅佐帝辛之人,甚至有教训帝辛的权利,但权利再大,应不上还是没有什么作用。
当初雷门在朝堂之时,经常将闻太师排挤的有气无处撒,最后还被发配到了边疆之地。
所谓‘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帝辛虽然有些放任,但对于他所主张的事情却没有丝毫放松,也想试试没有了雷门之人,到底能不能执行下去。
结果当然是不行,让一帮阳奉阴违的贵族子下面办事,政令基本出不了朝歌,甚至有些连皇宫都出去去,就被人截了下来,但有了之前的成绩,自然不会气馁,身边的尤浑看不下去了,就建议让他召回闻太师,继续重用截教。
闻太师来之后,得知帝辛的困境,自然接了重任,开始了施行政令之行,也算是挽回了一些颓势。
而此时的西岐之中,有了阐教弟子下山,自然就开始在西岐开始活动,自从祭祀女娲之时,西伯侯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早就被扣押在了朝歌。
西伯侯长子伯邑考,名姬考,又是西伯侯世子,故称伯邑考,伯邑考性格良善,能体己明见疾苦,西伯侯不再之时,西岐就由伯邑考主政。
但伯邑考却对商汤的许多政令比较支持,并且在西岐推行,犹如生祭制度等残忍的制度,而且也主张废除奴隶政策,虽然大批人反对,但在当政期间,身边出现了不少能人,气候也算不小。
阐教弟子一看,就觉得不对劲,若是完全符合商汤,还怎么在人间开启封神呢,就从西伯侯儿子之中重新寻找了一个有枭雄气质的人,名为姬发。
姬发作为特权阶层,自然对伯邑考的政令反对,在西伯侯百子之中,呼声最高,而且有枭雄气质,被阐教之人一番考察,也觉得很符合伐商人选,就与姬发聚在一起,准备将伯邑考赶下去,但没有理由,何况伯邑考的势力也不小。
最后就商量到伯邑考去朝歌接回西伯侯的这项策略,而西伯侯已经年老力衰,没几年好活的了,若是西伯侯死了,而伯邑考被除去,西岐自然就由姬发做主。
此计一出,伯邑考自然不好拒绝,带了阐教准备的几样宝物,向朝歌而去。
而这几样宝物之中,有一个会说话的猿猴,此猿猴天生不凡,本来跟着玉鼎真人,但玉鼎真人被关在了灵柩山之中,但不知为何,没有带走这只猿猴。
就被去玉鼎真人洞府寻找宝物的太乙真人发现,觉得通背猿猴乖巧懂事,而且听话,就带了回去,在自己洞府之中当个杂役。
几年时间,通臂猿猴没有丝毫懈怠,而且对太乙真人极为恭顺,而这此让伯邑考进入朝歌,所献上的四样宝物就有一样是通臂猿猴,并且交代了事情,太乙真人认为,猿猴定会遵从。
伯邑考在朝歌之时,因为西岐的内应关系,被晾在驿馆中数日,就这数日时间,阐教在西岐能做的都做了,即使伯邑考回去,也不好重新掌权,直到压不住了,才被告知帝辛,说伯邑考求见,意图接回他父亲。
帝辛经过一段时间的孤军奋战,即使再怎么厉害,也有些心灰意冷,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心中早就对西伯侯有了杀意,一直没有动手,就是因为给西岐找到借口,此时的商汤,已经不是雷门在的时候的鼎盛气象,自然没有横扫一切的底气。
伯邑考到来,让他心中一动,而伯邑考支持他的政策,他也知道,顿时眼睛一亮,说道“快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