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的厂区,今年最少能向朝廷解十五万两银子的税。这还只是第一年,往后缴税二三十万两都不成问题。这样的地方再当一个普通县来对待,就有些不合适了。朕觉得还是让宋应升知密云县,不过在京中的衙门中给他挂个职差这样以来也能体现朝廷对密云的重视。”
密云的厂区今年能缴十五万两银子的税?周延儒一听,心思一下活了。现在他缺银子缺的厉害,若是密云的厂区能缴十五万的税,哪宫里的皇庄和矿再缴些,一年最少能给国库弄来三十万两的银子。这可是难得的好事啊?如此以一来今年的亏空就会少很多。
今年的情况对周延儒来说相当不乐观,去年借了三百五十万两银子,今年往出去还本付息就要八十多万两。这是能算出来的减收,实际上由于流寇的攻城略地,再加上皇帝把川陕、湖北两省的财税大权放给了孙传庭和左良玉,朝廷今年能收上来的正税最多有两百多万。三饷的减收会更多。周延儒估计今年全国收上来的税有一千万两银子就已经算是奇迹了。这些银子还要分给各地的军头,真正能给官员发薪水的钱,有个几十万已经是最理想的结果。
所以说宫里能拨过来三十多万,这可是能救命的大钱啊。
“陛下、臣觉得此议大善。若是宋应升能在密云知县将明年密云的税额提到三十万,哪就最好了。”
周延儒这老小子,看来是穷坏了。堂堂一个内阁首辅,被二三十万两银子的税收弄的开心不已,也是够令人无语的。
熬吧!现在朱由检在熬,估计周延儒这些内阁六部的重臣也在熬。缺钱缺的大明所有干正事的人都艰难无比。也不知道,大明的银子到底去了哪里。国库国库没钱,内库、内库也没钱,老百姓更是没钱。周延儒这样的大臣总有钱吧?好像他们也没多少钱。别人有没有钱朱由检不知道,但周延儒还确实没多少钱,这事朱由检再清楚不过。
历史记载上有个关于周延儒的公案,他第二次复相是受复社的张溥等人赞助才成功的。据说张溥等人给周延儒凑了几万两银子让他买通内侍,这才复相成功。因为被复社赞助才复相,周延儒上任后处处被人掣肘和拿捏。也就是说几万两银子对这老兄来说也是笔大钱,一个已经做过一任首辅的重臣被人用几万两银子拿捏住,可想而知他也不是有钱人。
与周延儒议定了召宋氏兄弟进京的事后,朱由检感觉自己一下子有了精神。宋氏兄弟是他在后世就知道的历史名人,老大宋应升可能名气没那么大,但也是个难得的干吏忠臣,把他放在密云当地方官,看住产业园令人很放心。而宋应星就不用说了,虽然在眼下他声名不显,可在后世他是家喻户晓的大名人。
不说他的科学水平到底怎么样,就说他的历史评价,古代中国科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百科全书啊!有他在,基本就相当于把大明最主流的科学技术全集在了一块,这对搞工业和化工来说帮助之大,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招宋应星进京后,朱由检给他设计的职位是自己的科学总顾问、兼工匠研究所总工程师、兼密云产业园技术总监。总之,他会是目前所有已经展开还是即将展开的项目大拿。最让人高兴的是现在他的身份,老举人,还没当过什么正经的实职官。这样的身份最好用,只要不任命朝廷上有数的重职和实职,给他个什么官都不会被人喷。而且他自己也会接受任命,毕竟是到皇帝身边干事,总比干个什么推官之类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