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
贼臣董卓……”
袁绍手中拿着一大张纸,在这里出声朗读着,越读,神情越是激动,越读,心中就越发激荡。
“善!”
“大善!”
通篇读完,袁绍拿着这张墨迹还未完全干掉的纸张,不由的大声称赞了起来,神采飞扬。
“想不到孔璋居然有如此才情!
我读之,只觉通身汗淌,心中激荡的厉害,只想立刻起兵讨董!救幼主于水火之中!今番……”
袁绍对着边上一个年纪与他差不多大的人,不断的称赞,敬服开怀之情,溢于言表。
这人不是旁谁,乃是已故大将军何进的主簿陈琳陈孔璋。
何进被杀,洛阳大乱之后,他从洛阳逃走,前往了冀州,后来投奔袁绍。
许攸向袁绍所举荐的人,就是陈琳。
“立刻找人誊录!多多的誊录一些,将之发往各郡县!
让所有的大汉臣民都看一看,这董卓到底是一个什么德行!
让大汉所有的忠义之士,都奋起反击,随我一起讨董!扶大厦于将倾!”
袁绍雄姿英发,大声传令。
陈琳、许攸等人,大声应诺,然后开始安排人准备这些。
随后,袁绍再一次的召集手下文臣猛将,进行商议,安排出兵等诸多事宜……
陈琳等一大批的人,加班加点的对他所写的这篇檄文,进行抄录。
这个过程并不快。
一方面是因为陈琳文采飞扬,一时间没有收住手,写的有些多了。
另外一方面则是,袁绍对这篇檄文非常的重视,要求不能有涂改的痕迹。
这样一篇的檄文,哪怕是认真抄录,出现错字、漏字的现象,也极为正常。
在这样的情况下,效率当然不高。
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些誊抄的人,只能是更加小心认真,尽可能的保证不出错。
至于采用其余的一些办法,来解决这种需要不断重复誊抄的问题,在场的人,没有一个考虑过。
他们中或许有人出现过,要是能够想出一种办法,将这些檄文一下子就给抄录完毕该有多好的想法。
但这样的想法,也只是在脑海之中匆匆一闪,就被丢到了一边,不再理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