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biaiku.com
字:
关灯 护眼
比爱书库 > 我是大圣师 > 第十三章 欠条
推荐阅读:

第十三章 欠条

“儿,予家何来传家宝?”

房子是租的,连家俱都是房主的,当时刘家三口搬过来只带了衣服被褥与一些简易的生活器皿,几乎每一样都是谢氏检点过的。听到传家宝,谢氏懵掉了。

这能解释么,越解释事儿越乱,刘昌郝说:“阿娘,勿管,吾等须即回家,明天便回去!”

“回家,汝学业如何是好?”

“阿娘,花家误以为儿会娶李家小娘子,花李二人虽不和,皆是县里有脸面人物,又占了便宜,自会给李大官人台阶下,而非是给吾家台阶下。”

“若其知儿不会娶李家小娘子,又不知会对吾家使出何等手段,碰上此等狠人,谈何学业。回到家,吾亦能自学。”

里面有一个关键,花谷久养的那个帮闲,刘昌郝娶了李家小娘子,花谷久不会为自家一个帮闲对刘家继续下狠手,那怕可能是他得力的一个帮闲。

然而仅是一个交易,相信花谷久必然会继续来。

所以得迅速回去,而且想开始那个一品富贵的任务条,季节是关键,同样的不能拖时间。

经义没有太大问题,主要是字,私塾是不能上,否则这手毛笔字实在解释不通。

当然,回到刘梁村也不会太平,村子里同样有吵嘴打架现象,还有刘四根,但不会像城中这样,动不动就设一个局或碰一个瓷让你倾家荡产,至少刘四根比花谷久更容易对付。

其实当初让刘昌郝小叔让刘家三人进城就是一个错误,可能以前的那个刘昌郝学业还好吧,但通过宋老夫子的语气,绝对不是一个能中进士的料。然而却落得这等下场,若不是刘昌郝来了,还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反之若不进城,刘昌郝小叔一家就不会逃离他乡,特别是今年,一家人在外面还不知道过什么样的日子。有小叔在,即便谢氏病逝,也能将前面的那个刘昌郝兄妹照料长大成人。

谢氏说:“好,回去。”

在她心中,以为李家送来的钱也是传家宝换来的,有钱有地,加上有梁三元与四叔父,即便自己有了万一,也不用担心两个子女。然而在城中什么都不好说了。

刘昌郝拿了一些钱给梁小乙,让梁小乙出去买一些酒菜,他开始收拾行李。吃过晚饭,天还没有冷下来,梁三元与刘四爷爷就在客厅打一个地铺睡下。

第二天一早,刘昌郝抱着小妹带着梁小乙先去宋家向宋老夫子辞别,又买了一些生活用品,还有几本书以及笔墨纸砚,去药店抓了几十副药,回到刘梁村想抓药就不大方便了。梁三元也替他们雇好了牛车,几人向房东打了招呼,房东一家心情很矛盾,一方面是害怕花家,巴不得刘家早走早好,一方面住在一起好几年,多少有些感情,看到刘家走了有些不舍。

刘昌郝几人开始往牛车上搬东西,还有钱,不可能全部要金银,刘昌郝要了好几百贯钱,还有谢氏攒下的两百来贯钱,刘昌郝搬钱时才知道几百贯钱有多重。他雇了四辆牛车,虽是四辆车,行李也不算太多,加上六个人,却压得车轱辘吱吱作响。

牛车向西北方向出发,刘昌郝坐在牛车上向四下眺望。这里属于惠民河南岸地区,这几天梁小乙反复说了河南这边的富裕,说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村郭交织,又说是交通要道所在,许州等地通往京城的干道就经过这里,商业也发达,分布着许多草市。草市暂时还看不到,但能看到庄稼与村郭。

是有许多村庄,不过在刘昌郝脑海里浮现的是另一个时空的乡下,那能好比么,这一比不是村郭交织,而是村少郭稀,往往隔好几里地才能看到一个村子。

庄稼更是可怜,豆子,高粱一窝窝挤在一起,又矮又小,这边地势比较低,又不缺乏水源,能看到一些稻田,水稻的密度似乎还可以,不过稻株同样地矮小,稻穗更是小得可怜。

景色却是好的,天高气爽,飘着淡淡的几朵白云,云彩薄薄的纯净得似是玻璃丝,大地广阔无垠,金黄一片。

天干地燥,路面情况却不错,不过牛车速度慢,到了乌头渡已经下午了。

从这里渡过河再走几里路便是刘梁村。乌头渡边上也有一个草市,五天一墟,刘梁村的村民多在这个草市上买卖。草市也有一些居民与店铺,不过今天不逢墟,比较冷清。牛车在小渡口不便渡河,刘昌郝买了一些吃食,草草地吃了一顿饭,其实这是在京畿附近的,宋朝还有一些贫困地区保留着一天只吃两顿饭的传统。

然后让梁小乙先渡河去村子里请人过来,几个人将行李从牛车搬到渡口边上,刘昌郝听从谢氏的安排,又去乌头渡买了一些东西,买好后坐在渡口边看惠民河的风景。

风景是不错的,这时代野外不会有污染的,河水清澈,泛着碧亮的光泽,不时有帆船驶过,多是几吨十来吨的船,船不算大,可数量不少,岸边还泊着一些渔船,两岸皆植了许多柳树,叶儿还未黄,一幅如诗如画般的景象。

景色是好的,到了将行李往船上搬的时候,刘昌郝忍不住哀叹。

搬完了,刘昌郝累得气喘吁吁地坐在船上都不愿意动弹。

老渡子开始摇橹,河对岸越来越近,那边则是刘昌郝未来的家。

推荐阅读: